前列腺癌是最常見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。在美國,前列腺癌超越了肺癌,在危害男性健康的腫瘤中排第一位,在導致男性死亡的腫瘤中排第二位。
中國通常被視為前列腺癌的低發地區,但是近年來發病率持續迅速增加。有研究顯示:中國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已由1998年的2.88/10萬增加到2008年的6.73/10萬,相應的0-74歲發病累計率由0.30%增加到了0.70%1。這可能與人口老齡化的加劇,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,以及診斷和篩查手段的普及有關。
前列腺穿刺活檢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金標準,但是作為侵入性檢查方式,穿刺活檢存在感染和出血等風險,不適合廣泛應用。前列腺癌篩查的無創手段包括直腸指檢、超聲、CT、MRI,以及血清標志物PSA等。其中,20世紀90年代PSA在西方國家的廣泛應用顯著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率。但是由于PSA具有前列腺組織特異性卻沒有腫瘤特異性,在某些良性前列腺疾病中亦有增高,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。尤其是在總PSA處于灰區(tPSA=4-10ng/ml)的人群中,前列腺癌穿刺陽性率僅為15.9%(中國),卻有0.5-5%的機會受到感染。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穿刺和提高前列腺癌的診斷效率,包括血清[-2]proPSA(p2PSA),游離PSA(fPSA),尿PCA3和易感基因在內的新的前列腺癌標志物日益受到關注。尤其是血清p2PSA,由于檢測手段方便快捷,檢驗效能顯著好于PSA,是前列腺癌篩查標志物中一顆耀眼的新星。2012年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在美國上市了p2PSA試劑盒,并推出了相應的前列腺健康指數phi(prostate health index, phi=
*
),用于50歲以上,tPSA在4-10ng/ml,直腸指檢陰性的男性前列腺癌篩查。
研究表明,phi能夠為那些PSA升高的病人提供更加特異的前列腺癌風險評估信息。phi值越低表明患者患有前列腺癌的風險也較低,如果phi值升高,則建議病人進行前列腺組織活檢。這是因為Beckman Coulter phi值與活檢前列腺癌確診概率之間存在明顯的關系,Beckman Coulter phi值越高,活檢前列腺癌確診概率越高,見下表:
表一.在PSA介于4-10ng/mL之間的患者中,不同Beckman Coulter phi的活檢前列腺確診概率
PSA水平在4-10ng/ml時用phi值判斷患者發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(Hybritech標準) | ||
Phi值(PSA和游離PSA Hybritech校準) | 癌癥確診概率 | 95%可置信區間 |
0-26.9 | 9.8% | 5.2%- 15.4% |
27.0-35.9 | 16.8% | 11.3%-22.2% |
36.0-54.9 | 33.3% | 26.8% - 39.9% |
55.0+ | 50.1% | 39.8% - 61.0% |
PSA水平在3.1-7.8ng/ml時用phi值判斷患者發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(WHO標準) | ||
Phi值(PSA和游離PSA WHO校準) | 癌癥確診概率 | 95%可置信區間 |
0-29.9 | 9.8% | 5.0%-15.8% |
30.0-39.9 | 16.6% | 11.1%-22.4% |
40.0-61.9 | 32.7% | 26.4%-38.6% |
62.0+ | 48.2% | 38.4%-58.8% |
令人興奮的是,近期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泌尿外科研究所進行了中國人群的研究,采用貝克曼庫爾特的p2PSA, tPSA和fPSA試劑盒檢測了221名前列腺穿刺者的血清,得到了結果:p2PSA和phi提高了前列腺穿刺的陽性率和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檢出率,并且可以減少過度穿刺。這一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更好的利用p2PSA和phi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工作,造福國內患者。
參考文獻:
1. 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現狀和流行趨勢分析。韓蘇軍,張思維,陳萬青,李長嶺,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年4月第18卷第4期。